借传播医学著作的形式,行弘扬反清复明思想之实,同时又要避开清廷文字狱、禁书之祸,是陈士铎"遇仙传书"案的本质所在。为一起出于政治原因,人为策划制造的复杂性谜案、奇案。传书者岐伯天师之托名及为《石室秘录》作序之"天师岐伯职拜中清殿下弘宣秘录无上天真大帝真君岐伯"署名,实为明末清初之大儒医兼具道教"真人"身份的反清复明志士傅山(青主)之化名。所传之书,为傅山
≯
詹摩隧髻锯 ………………………
医文史献 … 一一
陈士铎“遇仙传书"仙"案“序署名考 ——
“师岐伯职拜中清殿下弘宣秘录无上天真大帝真君岐伯”天考
王象礼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太原 0 0 1 ) 3 0 2
摘要
借传播医学著作的形式,弘扬反清复明思想之实,行同时又要避开清廷文字狱、禁书之祸,是陈士铎“遇仙传书”
案的本质所在。为一起出于政治原因,为策划制造的复杂性谜案、人奇案。传书者岐伯天师之托名及为《石室秘录》作序之“天师岐伯职拜中清殿下弘宣秘录无上天真大帝真君岐伯”署名,实为明末清初之大儒医兼具道教“真人”身份的反清
复明志士傅山(青主 )化名。所传之书,之为傅山医学遗著。 关键词遇仙传书案;仙序署名;托名;天师岐伯;中清殿下弘宣秘录;无上天真大帝真君:山:傅文献考证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6 10 5 ( 00) 3 0 0— 7 17 - 2 8 2 1 0— 0 2 0中图分类号: 2 9 R 4
1“遇仙传书”案及其考证进展 1“ . 1遇仙传书”案简述
清代学界对陈士铎“遇仙传书”案并未引起重视,只是按一般托名伪书对待,径直认为就是陈士或铎本人所著。如清 隆《乾四库全书 目 子医家类存目》:《室秘录》卷,谓“石六国朝陈士铎撰,……是书 托名岐伯所传,…亦掘于作伪矣。”涉足此案…[ 破译考证较早、较深者,首推著名中医文献考据学家
清初康熙 1一熙 3 7康 2年问。浙江医家陈士铎客游燕市 ( J京 )遇“ ̄-L,二仙”亦称二先生、 (二老者、二羽士、公等 )通过五个半月时间,陈氏医书“二,传授二十余种”陈凤辉:洞天奥旨 )]3录二仙真口授之 (《跋》 4“ 1
耿鉴庭 (95 19 )何高民 (99 18 ) 1 1— 99与 1 0— 9 6。耿、何秘已得八千余纸”陶式玉: (《洞天奥旨 ) ,序》㈦经二先生的考证虽得出一致的结论,即传书之人是傅]过陈氏一年余的整理“所著医书约八千余纸”陈士山, (所传之书为傅山医著,但学界对此尚存疑议。如
铎:《洞天奥旨 凡例》 00其中《 1 6素问尚论》《、灵枢 新编》《、伤寒四条辨》《、玉函六气》《、脏腑精
鉴》《、本草新编》《、外经微言》《、石室秘录》《、辨证录》《、脉诀阐 微》《、辨证玉函》《天奥旨》书,、洞等陆续在康熙至乾隆年问刊行出版 (陈凤辉:洞天奥旨 》 E 1o考《跋 )1 3]4 所刊行 1中, 2种今存传世者,后 7种,辨证录》仅《又衍变出增删本《辨证奇闻》一种。 从上述传世医书看,有两个显著特点,一,其伪托岐伯天师等人“传”授,仙神隐去传书者真实姓名, 而陈士铎则均以“”“”“习”述或习、敬的形式署名;其二,书中间有大量叛逆、反叛性文字。传书者化名“岐伯天师”对其中二书作有序言,中《草新并其本编》署名“中逸老岐伯天师题”1。《室秘录》云| _石署
“遇仙传书”之书至今仍以陈士铎撰、著的形式再版, “遇仙传书”系列著作也已整理成《陈士铎医学全书 ( )多个版本出版。集》
回顾既往的考证,有以下几点结论是可以肯定的:①傅山确有医学著作传世,遇仙传书”“之书与傅 山医著确有直接关系:“②遇仙传书”书既不见于之
之前的任何史志文献及目录学专书著录记载,亦不见于之前他书引证 .当为明末清初新出的医学著作; ③“遇仙传书”托名,之非一般伪书之托名,而是在另 有隐情的背景下,迫不得已而人为制造的一起谜案;
④“遇仙传书”书绝非被传人陈士铎的著作,之或至 少所传诸书之主干、主体部分绝非陈士铎撰著;从⑤ 所传之书用药剂量“多过重”,为北方名医所太看显
名:天师岐伯职拜中清殿下弘宣秘录无上天真大帝“ 真君岐伯书。”89[6此案一经发生,今 30余年不 2迄 2 得破解,成为自清以来,国医学史上一宗最大的谜中案、悬案、奇案。 1既往的考证及几点肯定性结论 . 2
著。对本案的考证,然取得上述五点结论性共识,虽 但仍有三大疑问,需作进一步考证破译:其一,既然是人为传书,为什么要托名“中逸老”“伯天云、岐师”“、中清殿下弘宣秘录无上天真大帝真君”等化
名?而不直署传书者真实姓名?其二,“ )陈(述”诸书
[基金项目]山西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十五”规划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晋卫中医(0
2 5 20 )][作者简介]王象礼,,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收稿日期]0 0 0— 5 2 1— 2 1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