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成长与心灵:守护艺术感知与同情的本真”审题立意及范文
【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
(四川、河南、山西、内蒙古作文)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本试卷阅读II的材料二中说:“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
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知识点】青年成长、人生感悟、任务驱动型作文、理性思辨
审题方法与技巧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它引用了关于人性与成长的观点,即人类天生具有艺术性和同情心,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特质可能会被阻碍或消磨。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社会现象的理解以及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
审题步骤:
1.理解材料: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确保完全理解作者所传达的信息。
2.确定立场:思考自己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并准备支持自己的理由。
3.明确文体: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适当的文体(如议论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4.拟定标题:基于立意,构思一个能够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且吸引人的标题。
5.组织结构:规划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
材料审题立意
材料审题
“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此句强调了人性本善、本美的预设。
它指出人类在初始状态下天然地拥有对艺术的感知力和同情心,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纯粹的心灵特质,源于人类灵魂深处未被世俗沾染的纯净角落。这反映了人类作为一种有情感、有创造力的生灵,其本质中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同类的关怀本能。
“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这句话指出了成长这一关键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社会的复杂性、现实的压力、功利的追求等诸多因素成为了心灵的“阻碍”或“消磨”力量。这里描述了成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心理变化——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