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网 文档下载 文档下载导航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搜索 请输入内容:  
 导航当前位置: 文档下载 > 所有分类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住院手术的临床观察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住院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作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优缺点。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手术患儿40例,男26例,女1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M-K组为咪唑安定氯胺酮组,P-K组为丙泊酚氯胺酮组。麻醉诱导:肌注氯胺酮4~6 mg/kg,维持:P-K组用丙泊酚1.5 mg/kg、氯胺酮2 mg/kg;M-K组用咪唑安定0.1 mg/kg、氯胺酮2 mg/kg。记录麻醉前和用药后5、10、20、30和60 min ECG、BP、RR、SpO2各值。结果两组

52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住院手术的临床观察

范红军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麻醉科(472000)

  【摘要】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作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手术患儿40例,男26例,女1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M-K组为咪唑安定氯胺酮组,P-K组为丙泊酚氯胺酮组。麻醉诱导:肌注氯胺酮4~6mg/kg,维持:P-K组用丙泊酚1.5mg/kg、氯胺酮2mg/kg;M-K

组用咪唑安定0.1mg/kg、氯胺酮2mg/kg。

记录麻醉前和用药后5、10、20、30和60minECG、BP、RR、SpO两组在用药后均出现呼吸抑制,M-K组202各值。结果 

min后逐渐正常。P-K组10min后渐正常。M-K组从末次给药算起至小儿完全清醒时间为(110±30)min,术后出现恶

心、呕吐、恶梦及异常行为等现象占70%。P-K组手术结束后10~15min唤醒试验满意,无哭闹、呼叫睁眼,未出现恶心、呕吐、恶梦及异常行为等现象。结论 通过本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微泵静注丙泊酚-氯胺酮麻醉效果确切,副作用小,苏醒迅速,可控性强,是小儿非住院手术麻醉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丙泊酚;小儿;非住院手术

  为降低手术费用,减少或避免院内交叉感染,许多小手术可在非住院情况下完成。我院在小儿非住院手术中采用微泵静脉注射丙泊酚-氯胺酮的麻醉方法,旨在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作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优缺点,克服丙泊酚和氯胺酮在小儿静脉全麻中各自的不足,为非住院手术临床麻醉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下肢及会

验室检查均在门诊完成,并于术前禁食、禁饮4~8h。肌注阿托品0.015mg/kg。术前备有简易呼吸器及供氧装置,同时有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心率监测,以确保患儿安全。麻醉诱导:肌注氯胺酮4~6mg/kg,然后开通静脉滴注,P-K组用丙泊酚1.5mg/kg、氯胺酮2mg/kg;M-K

组用咪唑安定0.1mg/kg、

氯胺酮2mg/kg,均在1min内匀速静注。手术开始时,用微泵

静注维持,P-K组输注丙泊酚50μg/(kgmin)、氯胺酮37.5μg/(kgmin);M-K组输注咪唑安定2μg/(kgmin)、氯胺酮37.5μg/(kgmin),根据患儿对手术刺激的反应调整注射速度。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面罩给氧,全程监测ECG、BP、RR、SpO2。记录麻醉前和用药后5、10、20、30和60min各值(表1)。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用药,术毕送麻醉恢复室观察,达到离院标准,方可由

阴部手术患儿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5~6岁,体重

11~20kg,身高70~112cm,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手术时间1.5~3h。将4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M-K

组为

咪唑安定氯胺酮组,P-K组为丙泊酚氯胺酮组。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疾病构成间具有均衡性。

1.2 麻醉方法:患儿病史询问、一般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

家属陪伴回家,并对患儿进行术后48h随访。

表1 麻醉前后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变化( x±s)

指标

SpO2(次/min)RR(次/min)SBP(mmHg)HR(次/min)

组别

M-K组P-K组M-K组P-K组M-K组P-K组M-K组P-K组

麻醉前

98±0.898±0.720±1.8419±1.75118±11116±9105±15110±11

(min)

594±1.395±1.016±1.9217±1.21123±14105±14114±12

333333

1095±1.197±1.116±1.5718±1.14124±15104±14110±10113±14

33

2096±0.597±0.517±1.2018±1.05112±11107±9100±8109±14

3

3097±1.097±1.09±1.1419±1.56113±11105±8100±9112±11

6098±1.297±0.820±1.5519±1.58114±13102±11105±10112±9

113±13

 注:3与基础值相比P<0.05,M-K组与P-K组相比P<0.05

3 讨 论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用t检验,组间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M-K组在用药后5~20min左右呼吸抑制明显,20min后

高质量的小儿非住院手术麻醉,要求麻醉起效快,对循环、呼吸系统影响小,麻醉恢复快,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正确评估小儿麻醉前、麻醉中和麻醉后的机能状况,选择适合于小儿安全、有效、舒适的麻醉方式,评估麻醉后离院的条件是小儿非住院麻醉的重要内容[1]。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全麻药,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苏

逐渐正常。P-K组在用药后5min左右呼吸抑制明显,10min后渐正常,很明显M-K组表现较强的呼吸抑制且持续时间长。

M-K组在用药后血压升高,P-K组在用药后血压稍偏低。

M-K组在术中出现2例轻中度呼吸抑制,经调整头的位置,托

醒完全无蓄积等优点,并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同时丙泊酚对交感神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氯胺酮镇痛效果完全、确切,但易引起心血管系统兴奋,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且苏醒期可发生躁动、梦幻等并发症,两者并用能有效地减轻或逆转氯胺酮的心血管、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咪唑安定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微,半衰期短,但在

起下颌行面罩给氧而纠正。M-K组从末次给药算起至小儿完全清醒时间为(110±30)min,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恶梦及异常

行为等现象占70%,术后唤醒试验不满意。P-K组手术结束后

10~15min唤醒试验满意,无哭闹、呼叫睁眼,无出现恶心、呕

吐、恶梦及异常行为等现象。

第1页

TOP相关主题

  • 小儿氯胺酮麻醉
  • 氯胺酮小儿麻醉剂量
  • 氯胺酮麻醉并发症
  • 氯胺酮麻醉
  • 氯胺酮麻醉 用法
  • 氯胺酮 小鼠麻醉剂量
  • 丙泊酚属于麻醉药品吗
  • 丙泊酚是麻醉药品吗

我要评论

相关文档

站点地图 | 文档上传 | 侵权投诉 | 手机版
新浪认证  诚信网站  绿色网站  可信网站   非经营性网站备案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本站只负责收集和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等其它行为请联系我们.
文档下载 Copyright 2013 doc.xueha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