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新的诗意独白如果放在巴金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中未免突兀,但在戏剧中,却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剧情,这正是戏剧的魅力所在。通常我们会注意到戏剧在时空切换上远不如小说灵活,塑造人物形象也受到很多限制,但是也正因为此,戏剧更注重情节的内在逻辑发展,从而使戏剧结构更加严谨。因此,同一个故事,以戏剧这种文体表达,冲突也就更加激烈,读者所能得到的审美感受也就更加丰富。 情节对一部戏剧固然重要,但戏剧情节不同于小说情节,两者表达的重心不同。戏剧围绕“冲突”展开剧情,调动尽可能实现的舞台手段服务于剧情。小说情节以“人”为重心,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从而展开叙事。小说家茅盾创作剧本《清明前后》,便同戏剧家曹禺创作剧本《雷雨》显然不同。戏剧开幕通常讲究“带戏上场”《清明前后》,却是“带人上场”。“带戏上场”使剧情活跃、紧凑“带人上场”,则使人物命运支配全剧,并诱导观众始终盯住人物,重心在塑造人物,这是小说的写法。《清明前后》第一幕同《雷雨》第一幕相比较,就不难发现这一点。《雷雨》,:蘩漪的“闹鬼”,就是说,,然后剧情迅速展开。《清明前后》第一幕也有一场类似戏前戏的对话,唐文君为宽慰赵自芳,大谈林永清总经理辉煌的过去,这段过去的回忆(戏前戏)没有什么戏剧性,对以后情节的发展也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这不是一般的事件交代,而是在给林永清画速写像,为他以后的登场造舆论。也就是说,强调的是过去的动作对目前的人而非事的影响。这么一来,观众一开幕就注意于林永清性格的矛盾和变化,整个戏自然围绕这一点展开,创作重心在人物,甚至不惜影响戏剧结构,这是小说的写法。
究其根本,无论哪一种文学体式———戏剧、小说、散文、诗歌,本质上都是对人生经验本质和意义的传达。我们之所以把它们区分开来,是因为这种表层的语言秩序所负载、所蕴含的深层思维方式的不同。如果说抒情诗直接描绘静态的人生本质,但较少涉及时间演变的过程。戏剧则是通过场面冲突和角色诉怀———即舞台表现来传达人生的本质。也就是说,戏剧摈弃人生平庸和琐屑的一面,将生存中人和人之间的冲突高度凝炼并集中体现。我想,戏剧这种文体人们借此表达了对人生最本质的感悟。 令人遗憾的是当今文学史写作对戏剧的处理,作为一
西方文体学与中国文学研究
何开丽
(西南师范大学预科部,重庆市400715)
在文学研究领域“走出文学”,的文化研究是一种宏大
叙事,那么“回到文学自身”的文学研究则是一种专业叙事。对于这种专业叙事,在东西方有不同的途径和标准。 在中国传统中,严格的文学研究的范围界定,主要是根据文学的体裁作出来的,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文学的文体分类,全面涵盖了文学的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比如南朝梁代的萧统,在《文选》里就实行了文体的两级分类体系,先是按形式因素分了赋、诗、骚等39类,又在赋、诗大类下按内容区分了京都、悼亡等37个子类。在,虽然,剧本四大文,言情、侦探、社会、乡土,是中国古典文献目录学的衍生,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体学的基本格局。 西方界定文学专业叙事的途径和标准,则更多地从文学的内部因素出发。在英语中,指称“文体学”的是stylis2tics一词,其词根style我们在中学就接触到并作为核心词汇出现,但老师教给我们的只是“风格”而不是“文体”。西方现代文体学的出现,是作为文学理论“语言学转向”的产物,其关注的问题和中国传统文体学大相径庭。极为明显的如申丹指出“:一般说来,只要涉及作品的主题意义或审美效果,
文学文体分析就会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最基本的层次为语言特征;第二个层次为语言特征所产生的心理效果;第三个层次则是语言特征以心理效果为桥梁在
[1]
(p143)这样特定上下文中产生的主题意义或美学效果。”
的文体学,在汉语的传统视界里,与语言学有着更加接近的关联。与此不同的是,中国文体学中的“文体”内涵,在英语中甚至没有专门的对应词,迫不得已之时,借用的是一个法语词genre,汉语在翻译时也用了一个新造的词语“文类”,即文学类型的简称但又并不等同于文学类型。西方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术语,如一本专业词典在“genre”条目中说“:在英语批评词汇中,此词尚无普遍被接受的对应词,kind(类别)、type(类型)、form(形式)都与genre(文类)混杂地使用。这一事实揭示了贯穿文类理论始终的某
种文体,戏剧自有其个性。但文学史对戏剧的解读经常等
[2]
同于对小说的解读。将戏剧(主要指剧本)当作小说读,这种混乱。”是对戏剧的误读,这种误读忽略了戏剧的个性。如何培养、 十分明显,中西方的“文体学”内涵,二者根源于极为不提高人们的戏剧文体意识,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努力。同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体学根源于文献学的理论基
础,与其密切关联的是目录学。西方文体学则根源于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与其密切关联的是叙事学(又译作“叙述144
中国文体学研究的兴盛有当代文化的催化背景 : 新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 究中对于文体的重视与实验 、 西方文体学理论的译介与传播对古代文学研究的文体意识自然有...
西方的中国小说文体研究 ---关于“小说”文体的辨析 中国古典小说在国外译介既久...所有这些论说,构成了文类学研究的内容。 “小说”与“Novel”异同综论 在文学...
翻译形式 一西方现代文学文体 学采用语言学模式来研究文学作品, 属于生命力 较...Regret ?:? Because if you are my true friend,then I am yours an d ...
西方现代文体学百年发展历程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学与文学史的桥 ,梁,旨在通过对文体特征的研究来...英国文体学家伯顿(D. Burton)是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
“英语语体学” “文学文体学”为研究生讲 和、二...《西方文体学论纲》 内外文体学研究现状与走向 , ...Edw ard A rnol d . Hoffman , M. M. 1992....
中国文体学研究的兴盛意味着中国文学研究内部已出现一种自觉的学术转向,即对中国本土文学理论传统的回归和对古代文学本体的回归,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重要差异,在某种...
2014年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平民文学应以普遍的真挚的文体,写普遍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 D. 多做能表现民族...
专题研讨主持人 : 吴承学 主持人语 : 文体学研究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 20 世纪以来 ,由于受到西方文学观念的影 响 ,中国文体学研究非常冷寂 。...
135 文学文体学的变异研究聂 鑫琳 (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 新乡 ...这种现象称为 “破格”中国古典诗词在声韵上 , 的 “破格” 时有出现 ,西方...
语体和文学三大体裁进行 文体分析, 在过 ; 去的 六十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进入...《 刘世生 1998 西方文体学论纲 》《 郭鸿 1 英语文体分析 》998《 方梦之...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