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网 文档下载 文档下载导航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搜索 请输入内容:  
 导航当前位置: 文档下载 > 所有分类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 主动固定电极并发症及预防

主动固定电极并发症及预防

主动固定电极并发症及预防

主动固定电极并发症及预防

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

许静

随着对右室心尖起搏所造成的左室功能障碍的认识及生理性起搏再定义的广泛宣传,越来越多的医生在安置起搏器时改用主动固定电极,并将主动固定电极放置在更为贴近生理性激动的起搏部位,追求更生理的心房、心室激动顺序,避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另外随着起搏适应症的拓宽,起搏器置入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病人有拔除电极的需要,螺旋电极较翼状电极拔除更安全和容易,故临床运用主动固定导线的数量比例逐年上升。据统计,国内近几年来主动固定导线的使用量每年以10%的增长。由于经验和技术的问题,严重并发症并不少见,植入不成功及心包填塞等并发症时有发生,但报道很少。

在早年的对照研究中,有学者认为,主动固定导线与被动固定电极一样,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起搏参数,但约有3%的植入患者会在植入3个月内发生起搏阈值升高。这可能与早期电极的材料有关,近年的临床观察显示主动固定导线与被动固定电极一样,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起搏阈值。严重并发症主要为心包压塞和心肌穿孔;主要原因为起搏导线心肌穿孔导致血液渗漏心包,但有时穿孔本身不一定引起心包压塞,而是穿孔后导线顶端螺旋划破心包膜上的血管所造成。在国外多年的临床运用中,心包压塞发生率为0.05-0.1%,。Marleen E 等总结1991-1999年1021名植入患者,其中79使用心房主动固定导线,其余942名为被动心房导线+部分患者心室主动固定,结果显示植入心房螺旋导线明显心包炎发生率高。我院近5年共安置永久起搏器2107例,其中放置心室螺旋电极的共为536例,占起搏总人数的25.4%,心房螺旋电极17例,发生电极穿孔2例,占起搏总人数的0.09%, 穿孔电极均为右室螺旋电极。电极脱位42例,其中翼状起搏电极脱位39例,占2.4%,螺旋电极脱位的共为3例,占使用螺旋电极起搏总人数的0.5%,

正常人的心房或心室壁究竟有多厚?

陈玉华等曾对50具经福尔马林处理尸体的右心耳按不同的区域进行测量,与5具福尔马林处理前尸体的右心耳进行测量校正,结果显示:右心耳内上、外上区域梳状肌间凹的深度为>6mm,右心耳厚度≥2mm Stephen C等报道, 正常心脏中,右房壁厚度平均为2mm,右室壁厚度为4-5mm。心脏超声测量右室壁厚度范围约

第1页

TOP相关主题

  • 糖尿病并发症
  • 并发症
  •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症
  •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
  • 高血压并发症
  •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 糖尿病的并发症
  • 高血压的并发症

我要评论

相关文档

站点地图 | 文档上传 | 侵权投诉 | 手机版
新浪认证  诚信网站  绿色网站  可信网站   非经营性网站备案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本站只负责收集和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等其它行为请联系我们.
文档下载 Copyright 2013 doc.xueha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