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学术园地
由
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日两国的关系既有相互扶持依存的一面,又存在着针锋相对的尖锐矛盾。但不
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的流行文化对当代中国青少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日本电视剧的传播经历了以电视台为中心到以互联网为中心的转变,在官方播出之外,开辟了一条通过网络传播、网络共享进行文化消费的途径。
一、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日本电视剧
电视剧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电视媒体上的传播颇受政治因素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日关系步入历史上的蜜月期,中国引入的《排球女将》《阿信》等优质日剧通过电视台的播放家喻户晓。90年代中后期,日本在历史、领土及安全问题上向中国频频发难,中日两国关系一度跌至低谷。日剧的传播也因此受到影响,不仅引进日剧的数量大大减少,影响力也不复从前。200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访日,中日关系短暂回暖,日剧引进数量也有回升迹象。但随着2012年“钓鱼岛”事件的爆发,中日两国关系再次降至冰点。
虽然在电视媒体上播放的日剧变少,但这并不代表着在国内传播的日剧减少了。2000年后,互联网的普及掀起了日剧在中国传播的新热潮。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日剧的传播开始出现了网站、网盘、APP 、论坛等新型网络传播方式,国内的日剧爱好者不仅可以在视频网站上进行在线观看,还可以通过论坛下载字幕组翻译好的日剧资源。日剧传播的主要平台由电视转移到了互联网上。
二、日剧《四重奏》网络传播研究
日剧《四重奏》讲述的是四位与音乐相关的男女组建了名为“甜甜圈洞”的四重奏乐队,共同生活在轻井泽别墅的故事。该剧于2017年1月17日晚十点在日本首播,一经播出便大受好评,不仅成为日本冬季档最火电视剧,在中国影视评分网站豆瓣上也斩获了9.1/10的高分。本文将以《四重奏》为例,从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受众等方面探析日剧在中国互联网的传播现状。
(一)传播主体
各大字幕组和在线视频网站共同担当了日剧主要传播者的身份。字幕组指的是将外国影片配上本国字幕的团体,属于一种民间自发组织,他们并不以盈利为目的,成员们制作字幕多是出于自己对某部作品的喜爱及由此产生的兴趣。[1]在国内分布着上百家字幕组,其中较为出名的日剧字幕组有猪猪字幕组、追新番字幕组、日菁字幕组等。一部新的日剧在通过字幕组的片源搜集、剧集翻译、时间轴、压制四个环节后正式在国内发布。字幕组发布视频的速度十分迅速,在日本新的剧集播完后的几个小时后,日剧爱好者们就能在日剧论坛里免费下载到配有中文字幕的日剧。在线视频网站则建有专门的日剧频道,购买拥有版权的日剧。但囿于国内关于引进海外剧相关法令的限制,从日剧在海外播出到国内正式上架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日剧在互联网的传播主体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在社交平台上活跃着众多的日本流行文
【作者简介】叶芳婷,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出版与传播硕士研究生。
基于中国网络平台的日本电视剧传播研究
——以日剧《四重奏》为例
叶芳婷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00)
【摘要】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打破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传播界限,日本电视剧作为日本流行文化的载体之一,通过网络平台的传播由官方和非官方行为共同组成。在线视频网站通过资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输送正版影视资源,非官方行为则包括字幕组和个人通过翻译日剧、撰写剧评的方式进行传播。本文以日剧《四重奏》为例,从传播主体、渠道、受众三方面探析互联网时代日剧在中国的传播现状,并基于日剧网络传播的研究,提出实现日剧传播正版化、加大我国国产剧文化输出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网络平台;日本电视剧;网络传播;版权;建议
29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