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校本课程
地震安全教育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北京、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等近半个中国有震感。据国家地震台网测
定,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
在我省陇南等地也受损严重。我市地处河西走廊地震多发带,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刻不容缓。我校也结合实际情况多次进行防震演练。经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我校师生对于防震减灾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本节课先介绍一下地震的成因及震前预兆。
(一)、地震成因
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能量。当这股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岩层就会弯曲、变形,继而在某些脆弱地带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些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传播,地震就发生了。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略微有点扁的圆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
地球上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这些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中的特殊部位,我们把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震源在地面的投影叫震中。
实际上震中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根
据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h < 70公里)、中源地震(h=70~100公里)和深源地震(h > 300公里)。
地震发生较多并比较强烈的地带,称为地震带。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划分,我国大致可分为二十三个地震带,它们分别是:一、炎濒江带,即从安徽庐江经山
—庐东郯城至东北一带。2、燕山带。3、山西带。4、渭河平原带。5、银川带。6、六
盘山带。7、滇东带。8、西藏察隅带。10、东南沿海带。11、河北平原带。12、河西走廊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