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歌剧的民族化发展特色
内容摘要:歌剧自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诞生以来,成为中国文艺舞台上不可多得的艺术表演形式。在它80多年的创作道路中,吸收了很多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成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艺术。本文以歌剧《白毛女》为例,对该剧的艺术特征做以分析,以点概面,归纳中国歌剧在民族化道路上采用的技巧与方法。
关键词:歌剧;民族化;展;艺术特征
歌剧艺术于本世纪20年代引进中国,当时中国正处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中,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文化开放精神和西学东渐之风,使传统文化受到从未有过的冲击。在戏剧领域,传统戏曲则被置于批判和完全否定的位置,于是引发出一场戏剧美学及其价值观念的革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与传统戏曲相对立的新歌剧(Opera),负载着新文化运动的使命,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中国艺术舞台。这个时期出现的黎锦晖的《小小画家》,田汉、聂耳的《扬子江的暴风雨》等尝试性的现代歌剧作品,可视为中国歌剧先河之作。到了40年代,延安地区轰轰烈烈的秧歌运动终于给这门艺术样式注入民族血液,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于是以《白毛女》为代表的民族新歌剧诞生。这标志着我国新歌剧的发展走上了一条艺术体裁与社会革命现实生活相结合、西洋创作手法与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新的艺术形式与群众欣赏习惯相结合的正确道路,为后来歌剧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指明了创作方向,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一、中国歌剧的民族化发展概况
歌剧是一种音乐、戏剧、舞蹈综合的艺术形式。历史上的第一部歌剧《达芙尼》,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的出现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歌剧也成为一种大众所承认的艺术。本世纪20年代歌剧进入中国,西方工业文明和文学艺术形式的话剧、歌剧、交响乐以及先进的人文思想也一起在中国登陆,并对中国文化艺术和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回顾中国歌剧的民族化发展道路,可以将这些优秀的歌剧从创作思维上分成几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继承戏曲传统,代表性剧目有《小二黑结婚》(马可等作曲)、《红霞》(张锐作曲)、《红珊瑚》(王锡仁、胡士平作曲)、《窦娥冤》(陈紫等作曲);一种是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或黎氏儿童歌舞剧作为参照系,创作新型歌舞剧,其代表作为《刘三姐》;一种是以话剧加唱作为自己的结构模式,其代表作为“文革”后出现的《星光啊星光》(傅庚辰、扈邑作曲);一种以传统的借
论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特点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二)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背景及基本特点 中国 20 世纪艺术歌曲的发展,则是由...
中国歌剧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 歌剧的民族化的文献综述...突出了口语化的特点,并 运用前奏曲、独唱、合唱、...? 20世纪中国歌剧漫谈 查汪宏 徐承跃:另外还出现...
从题材与主题的民族化、人物与语言的民族化、形式与风格的民族化三大理论层面,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民族歌剧的成功之路。20世纪40年代初的《上海之歌》《大地之...
关键词:民族歌剧;发展方向;分析;思考 中国民族歌剧诞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倘若没有一本好的剧本,绝不 会出现优秀的歌剧,而歌剧的剧本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歌剧可以说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儿童 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直到1942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剧发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 《白毛女》 (马可...
五四运动”的影响下,西洋歌剧进入了20世纪初叶的中国并推动了中国歌剧体系的发展...现命争 活成 艺r I术创作的主题; 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时代特点, ...
在新的世纪下,中国歌剧的发展,应当吸收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中的养分,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前提,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理 论研 究 ? 乐音 浅析 中国歌剧 的...
近现代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我国的歌剧可以说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儿童...直到 1942 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剧发 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
二十世纪中国歌剧创作的拓荒者中国歌剧 二十世纪中国歌剧创作的拓荒者中国歌剧 ---发展概况与中国歌剧的创作风格与特点黎锦晖,他创作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
中国歌剧的发展 经历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萌芽探索期,四十年代的诞生时期,...采用了民族化的音乐风格,情节适合儿童理 解,符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特点,故而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