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doc.xuehai.net
2016路权再分配
作者:云果
来源:《驾驶园》2017年第01期
2016年7月27日,高德地图发布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北京拥堵排名全国第一,通勤高峰杭州市民车速全国最慢……
于是国内部分城市陆续推出了网约车新政,以及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严查电动平衡车等政策。试图通过“剥夺”部分特定车型的路权,来缓解城市拥堵。然而,面对互联网时代下,迭代更新速度奇快的现代交通工具,全新的出行场景需求,持传统管理思维的城市管理者,似乎并没有做好准备。
外地网约车被撵出城市
若是要细数2016年的出行热词,除了共享单车,就是新近出台的近乎苛刻的网约车新政了。由于大量的外地车涌入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参与网约车运营,给这些城市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因此上述城市交管部门纷纷将网约车的从业门槛提高到了本地车、本地人的高度,而这一决定如果照章执行,或将使包括滴滴出行在内的网约车平台上超过80%的司机失去从业资格。
网约车新政的出台,实际上是网约车与传统公共交通争抢路权进行到极端程度后,政府不得不作出的决定。
北京市交通委曾公开表示,网约车加剧了北京的拥堵,并提供了数据。据北京市交通委近两年的拥堵指数显示,北京市动态交通指数2010年还是6.1,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5.5,是有所下降的,这与八项规定出台,人们活动大幅度减少有关,晚高峰明显下降。但进入2015年后,北京道路拥堵发生反转,拥堵状况突然加剧。2015年6月份,交通拥堵指数同比上升了31.5%,而这一时间段与滴滴快车在北京出现的时间相吻合。
“经分析,2015年北京交通指数回升,一是油价大幅度走低刺激;二是网络约车加剧道路拥堵,注册十几万辆车,每天活跃的有6万辆,一天六七十万单在路上跑。”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表示。
所以,北京交管部门在解释为何此次网约车新政准入门槛如此之高时,“缓解拥堵”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出现在了相关部门的回复中。然而,新政一味令行禁止的态度,没有充分认清网约车在共享时代背景下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和裂变能力,也没有体现出“互联网+出行”对城市交通巨大的改善能力。由此,此次包括“北上广”等多地出台的网约车新政,被业界指责为“政策开倒车”。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