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真题2018年统考311真题原文及答案解析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立场与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元教育学
2.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重,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性和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决定在家亲自给孩子上课。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
A.正向显性功能
B.负向显性功能
C.正向隐性功能
D.负向隐性功能
3.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这种观点属于
A.冲突论
B.文凭理论
C.结构功能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
4.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和阶段性
B.差异性和顺序性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D.阶段性和顺序性
5.农耕时代的教育目的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培养,信息时代则更加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说明教育目的在根本上受制于
A.文化传统
B.生产方式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6.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民主化的要求
B.终身教育的原则是连续性、整体性
C.终身教育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延续
D.终身教育将学校化教育转变为社会化教育
7.泰勒原理由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组成,一条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是
A.课程实施原理
B.课程设计原理
C.课程评价原理
D.课程组织原理
8.近代以来,人们设计出一些力图克服班级授课制局限性,同时保持其优越性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
A.分层教学、个别教学、小队教学
B.个别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
C.小组合作学习、小队教学、个别教学
D.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小队教学
9.在“海因兹食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要对妻子负责。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如果他不这样做,别人会骂他的。根据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是
A.以人际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
B.以工具理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
C.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D.以法律的秩序为定向
10.傅老师在执教中极为关心“同学们如何看我?”“他们喜欢我吗?”“校长是否觉得我
干得不错?”诸如此类的问题。根据富勒的教师专业成长理论,傅老师处于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自我阶段11.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在一些农村小学就读的适龄学童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学校难以
维持的状况。导致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人口流动
B.人口波动
C.人口流动
D.人口质量
12.杜威所谓教育的内在目的是指
A.教育过程中的目的
B.学校系统中的目的
C.教育以人格发展为目的
D.教育以知识掌握为目的
13.夸美纽斯160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此书
尚不足以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原因是此书
A.宣扬教育为现世生活作准备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