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网 文档下载 文档下载导航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搜索 请输入内容:  
 导航当前位置: 文档下载 > 所有分类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 从自我缺失到自我实现--论《追风筝的人》主人公自我救赎之路

从自我缺失到自我实现--论《追风筝的人》主人公自我救赎之路

从自我缺失到自我实现

——论《追风筝的人》主人公自我救赎之路

郭孟梦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阿富汗裔美国畅销作家卡勒德 胡塞尼的代表作《追风筝的人》以其真实细腻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发生在阿富汗有关爱、背叛与救赎的故事,该小说自从问世以来深深地打动了全世界亿万读者的心。本文结合小说文本,从主人公阿米尔自我身份的缺失和焦虑到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再到最终自我的完善和成熟三个阶段分析《追风筝的人》主人公寻求自我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背叛 救赎《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 胡塞尼(Khaled Hosseini),美籍阿富汗人,1965年出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追风筝的人》是胡塞尼的第一部作品,自从2003年首次出版之后,该书获得了众多好评,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全球热销600万册,创下了出版奇迹。2007年译者李继宏将其翻译成中文之后,即在国内引起了一股狂热的浪潮。

小说《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一个阿富汗少年的成长过程。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他忠诚的小仆人哈桑从小一起长大,两人情同手足。 然而,在一次重要的风筝比赛之后,忠诚的哈桑为了保全少爷的风筝而被残忍地欺辱,阿米尔目睹了全过程却始终没有勇气去上前救他。事后阿米尔整日为当时自己的胆小懦弱而痛苦自责,最后想方设法逼走了哈桑父子。随后,自己也随父亲逃到了美国。十几年过去了,成年的阿米尔无法忘怀曾经对哈桑的背叛,并得知原来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忠诚的哈桑为保卫主人的家而死在塔利班的枪口之下,而哈桑的儿子也落入了虎口。此时的阿米尔鼓足勇气走上了赎罪之路,回到塔利班专政下的阿富汗救出了惨遭虐待的哈桑的儿子。 全文展现了主人公寻求自我的变化过程。下面对这一变化过程进行分析:

的父亲的好友拉辛汉的一个从巴基斯坦打来的电话却打破了所有的平静,“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心底的秘密又再一次涌上了心头。长大成人的阿米尔梦见了以往自己忠诚的儿时好友哈桑挥舞着双臂:为你,千千万万遍!这个誓言在召唤着阿米尔走向自己的漫长的自救之路。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在那里,拉辛汉向他揭开了一个弥天大谎——哈桑居然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并且为了保护他家的房子而被塔利班杀害,留下了一个儿子索拉布。震惊和愤怒之余,阿米尔终于觉醒了,他想起爸爸说的话“我的问题是,总有人为我挺身而出”,然而作为在美国有着独立的人格的三十八岁的阿米尔,是时候有能力为自己所做的事挺身而出了。“哈桑曾经深爱过我,以前无人那样待我,日后也永远不会有”,这句话激励着阿米尔勇敢地走向了自我救赎之路。

三、自我的完善和成熟

阿米尔决定要正视长久以来困扰自己的那些秘密和痛苦,找回那个被遗失在过去的自我。他不再选择逃避自我,而是勇敢地面对自己内心的胆小和懦弱,迈出了走向救赎之路的步伐,他只身一人回到了喀布尔,最终战胜了怯懦,九死一生,从塔利班手中搭救出了惨遭凌辱的哈桑的儿子索拉布。在与敌人阿塞夫搏斗时,阿米尔终于实现了从未有过的解脱,尽管身上已伤的体无完肤,但是长久侵蚀在身上的恶毒已经消失——心病痊愈。故事最后,阿米尔如愿带着哈桑的儿子离开那个满是罪恶的地方,为他的寻求自我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故事的最后当阿米尔与哈桑的儿子一起在美国放风筝时,阿米尔内心终于不再挣扎、犹豫和煎熬,而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和与安静,当阿米尔捡起坠落的风筝并向索拉博喊出那句永恒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时,阿米尔的内心终于达到了自我的完善和成熟。

《追风筝的人》向我们再现了历经30年磨难的阿富汗,社会的剧烈动荡,个体的渺小无助,命运的反复无常,人性的复杂脆弱,内疚灵魂的痛苦挣扎。该书人物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真实感人,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深深地打动了全世界读者。在他的笔下,爱、背叛与救赎交织在赤裸裸的人性之中,无情的社会变迁呼唤人性永恒的道德追求。阿米尔的自我救赎之路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脆弱与美丽,给予我们不同的人生启迪和思考。

参考文献:

一、 自我身份的缺失和寻找的焦虑

青少年时期的主人公阿米尔内心充满了躁动不安和怀疑无奈,有着青春期男孩忧郁迷茫、孤独和叛逆的特点。这个时期的心理是相对混乱和迷茫的,可以说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丧失的时期。小说中主人公阿米尔由于他的母亲生他时难产而死,从小便失去了母爱,缺乏母爱的他急于想获得父爱。然而,阿米尔天生胆小懦弱,这与父亲心中勇猛的男子汉形象背道而驰。阿米尔强烈渴望得到父爱的行动换来的只是父亲的冷漠和轻视,而且父亲竟然对仆人的儿子哈桑更加关爱。因此,阿米尔嫉妒哈桑,为了争夺父爱,阿米尔竭力阻止父亲带哈桑一同出游。缺乏父爱但不被父亲认可,这一成长过程中认同感的缺失使得阿米尔不可避免产生对自我身份寻找的焦虑。在一次盛大的冬季风筝比赛中,阿米尔获得了第一名。赛后,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哈桑不顾一切追回丢落的风筝。为了保护这个风筝,哈桑受到了恶少的强暴,阿米尔目睹了这一切,但他却没有勇气去阻止而是选择了逃跑。当他得到哈桑追回的风筝并得到父亲的认可时,阿米尔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不敢面对哈桑的他制造了盗窃假象栽赃哈桑,最后逼走了哈桑,阿米尔从此陷入了长久的罪恶和良心上的折磨。

二、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

随后,由于阿富汗战乱,阿米尔随同父亲逃往美国。在美国,阿米尔重回了找回了自我,“对我来说,美国是个埋葬往事的地方”。在那里他和父亲建立起了他们的家业,阿米尔暂时忘却了以前犯下的罪恶,完成了学业,有了体面的工作和美丽的妻子,完全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在美国,阿米尔长大成人,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获得了独立。这为他走向救赎之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的父亲病逝,这虽然没能成为他走向救赎的契机,但是他

[1]Hosseini,Khaled.The Kite Runner.New York:Penguin [2]卡勒德-胡赛尼,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上海:上海人民出

Group(USA)Inc,2006。版社,2007。

[3]张国龙,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中国图书评论》,2007(05)。

92

北方文学杂志欢迎投稿:bfwxbjb@http://doc.xuehai.net

从自我缺失到自我实现--论《追风筝的人》主人公自我救赎之路

第1页

TOP相关主题

  • 救赎之路
  • 梦八救赎之路
  • 追风筝的人
  • 追风筝的人 txt
  • 追风筝的人 电影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 追风筝的人txt下载
  • 追风筝的孩子

我要评论

相关文档

站点地图 | 文档上传 | 侵权投诉 | 手机版
新浪认证  诚信网站  绿色网站  可信网站   非经营性网站备案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本站只负责收集和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等其它行为请联系我们.
文档下载 Copyright 2013 doc.xueha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