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鉴赏
主题
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家徽,每一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着它。同时,孤
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以自己
独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独,悖论的是他们的生存又离不开这种孤独,他们渴望保
持孤独的高傲姿态。可见,布恩迪亚家族成员的孤独带有一定的矛盾性。 乌尔苏拉积极融入生活,奥雷里亚诺上校不断反复熔铸小金鱼,阿玛兰妲织了
又拆,拆了又织不停做寿衣,庇拉尔·特尔内拉在与不同男人的纠缠中麻醉自
己 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就这样无休止地在孤独中挣扎,既想逃脱,
又想保持这种孤独的姿态。他们所有的努力似乎看是是没有结果的一种劳作。
然而,按照本雅明寓言理论的说法,所有的寓言文本具有救赎性特点来解读,
我们会吃惊地发现,他们不断反复劳作和西绪弗斯推石上山似乎有着某种相同
的启示意义。不断反复劳作,而又毫无结果,这是一种超验的意象。“是一种
对人类某种状态的说明。通过这样的说明,一个家族的孤独在此被进一步表现
为现代人共有的巨大困惑:‘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到哪里’而
且,历史越是发展,文明越是进步,人类越是对自己有所认识,这种扰人心绪
的困惑也越是得以增长。而最为困惑的也许是,人类永远也无法看清自己。”
就像羊皮纸手稿是一张写满布恩迪亚家族孤独的密码,一旦当人类彻底认清了
自己,读懂了这张带有寓言色彩的手稿,人类也就会毁灭了自己。就像布恩迪
亚家族的人们一样,在一阵飓风中,永远消失在这个尘世了。《百年孤独》中
的人们一直处于像《致密伦娜的情书》中说道:“我的本质是:恐惧。”以致
密伦娜在给勃罗德的信中说“我还没有认识他的为人,就已经认识了他的恐
惧 ”。如同克尔恺郭尔所说:“当恐惧害怕他自己时,他就同恐惧对象保
持着一种诡谲地关系。他的目光就再也离不开这个对象,而且,他也不愿意离
开,因为,当某一个人想把目光从那个对象上挪开时,他就会感到后悔 ”
在整个故事中,布恩迪亚经历了从淳朴的乡村生活到战争、革命,接着殖民入
侵后的西方思潮的侵蚀,在到一切归于平静后的绝望、灭失,正是哥伦比亚,
甚至是整个拉丁美洲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再现。故事中的战争是美洲反殖民
战争的缩影。主人公“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三十二次都遭
到了失败。他跟十六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
杀死了,其中最大的还不满三十五岁。他自己遭到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二次埋
伏和一次枪决,但都幸免于难”,最终在革命与无休止的战争中,上校杀死了
自己的亲密战友,不可避免的使革命走向了停滞和反动,这和拉美洲的革命历
程是吻合的。而上校在否定与自我否定,空虚与迷惘中失去了信仰和精神支柱,
这是所有挑战孤独的勇士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奥雷连诺上校最终远离
尘嚣,又躲入了小屋,度过了后来无用的数年岁月。这同样也是美洲轰轰烈烈
的革命沉寂之后,那些昔日的英雄无奈选择。
百年孤独 赏析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马孔多的孤独 ——论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摘要: 哥伦比亚著名作家马尔克斯的传世名作 《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
《百年孤独》的“孤独”主题分析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大学优秀毕业论文,第一名。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百年孤独》的“孤独”主题分析 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 系...
百年孤独赏析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百年孤独赏析《百年孤独》赏析 11102060108 胡鹏 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在本世纪世界文坛上异军突起,在整 个世界中占有突出...
百年孤独分析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马贡多已死 孤独不再 ——《百年孤独》初评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6 级 王新刚 1044406020 【提要】本文就《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的“陌生化”赏析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
遥远的距离—《百年孤独》评析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遥远的距离—《百年孤独...2014教师资格材料分析辅... 2014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2014年幼儿园教师资格...
百年孤独_赏析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马孔多的孤独 ——论马尔克斯的《百 年孤独》 摘要:哥伦比亚著名作家马尔克斯的传世名作《百年孤独》是“魔幻 现实主义” 的...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百年孤独》解析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
百年孤独鉴赏强烈推荐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百年孤独》加西亚 马尔克斯 加尔列夫 加西亚 马尔克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