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
。本刊重稿0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A T I O N
2 0 1 3年
第3期
浅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的问题及对策 周立张发爱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 5 4 1 0 0 4 ) 【摘要】卓越工程师作为未来工程界的领军人,应掌握关键技术并具备结合实际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相关技能和经验,具有专业前瞻性和开拓创新精神。卓越工程师是中国工程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本文探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 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卓越计划;问题;策略 高校不具备的生产设备和管理技术 .真实的工程环境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学校掌握最新的学术前沿动态 .拥有一批具有坚实专业基础的 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 .但是培养出来的工程师普遍存在工程师苗子和造就一流人才的科研平台过分学术化。缺乏特色和个性 .专业面窄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等问实现校企的双赢需要学校企业双方的通力合作 .加强协调。学校题。根据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在2 0 0 0 方面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重视年和 2 0 0 2年世界 4 7和 4 9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排序中 .我国合格实践教育,加强实践课程的监管。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引进企业的管理工程师指标均排在最后一位 .工程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为此,迫切需理念和企业文化;企业方面则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接触实际工要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程。参与施工管理,使其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在企业环境中养成良好素养 .使以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教育与企业工程项目建设交叉并 1卓越工程师的界定行.真正实施产学研融合卓越工程师是工程师中的佼佼者 .是超越传统教育框架的素质教 2 . 3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育的产物。他们具备卓越的工程技术能力。掌握精湛的工程基础和专教师的质量是影响卓越计划的重要因素 .虽然实行双导师制,但业知识:具备开拓创新精神 .能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解企业导师难以保证培养上的联系和讨论 .学校导师仍占主导。高校导决当今工程
中的实际问题:具备宽广的人文社科背景知识 .对工程的师不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 .毕业设计和论文的选题脱离实际;企业导社会作用有广泛的理解: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能获取和鉴别工程信师对高校教学安排了解不多 .无法结合教学工作加以指导。对学生的息。并独立思考和解决技术问题:具备使梦想变成现实的开拓精神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帮助不大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应尽量做到以下几才能、活力以及奉献精神。另外 .他们往往具备良好的交流能力,团队点: 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1 )建立校企联动和多层次协调的组织指导机构体系指导体系包括院务委员会 .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系,工程实践教 2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育中心。院务委员会由学校企业领导负责,是体系的核心;专业建设委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来的工程教育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员会成员包括相关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和校内专家 .负责课程体系和培献并将对人类的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自 2 0世纪 9 0年代中期 . 养方案的设置:专业系由企业和学校专任教师组成,是卓越培养计划工程教育界呼吁工程教育必须做出相应变革的要求从未停止过 .工程的导师的直接实施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主要负责工程实践。在这种教育改革已成为一个全球话题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 .为了提高综至上而下开放的系统机构指导下 .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 . 合国力,应对全球挑战,我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共同实施培养方案 .共同评价培养质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工程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和转型,卓越工程师量。 培养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 .全国高校都在积极推 2 )建设高校专职教师队伍行卓越计划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文探高校工科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卓越计划”的学校导师质量。高讨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校工科教师队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 .参与高校要建设一支具有丰富 2 . 1培养标准不明确及其应对策略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队伍根据不同对象。制定刚性的培训政策,派送怎样的人才才能算卓越人才?工程教育以应用为目的,有鲜明
的 青年骨干教师到跨国公司研修 .安排他们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研职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从事工程实践工作。然而,大多学校的“卓越培发,使之获得工程实践经历 .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丰富工程实践经验。 养计划”的标准并不明确 .工程师教育过分学术化,研究色彩过浓,不同时高校还要改革工科教师的评聘和考核制度 .为卓越计划高校教师能突显应用型的特色 .忽视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笼统, 能力的提高的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往往一概而论或是照搬其他院校。没有属于自己的纲本可依。 3 )建设企业导师卓越培养计划的标准应由通用标准 .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构成的 从企业内部选拔技术骨干 .经高校面试筛选 .将有相当工程经验体系引导。通用标准是卓越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是一个宏观性和学术水平 .并具备一定指导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聘任为企业导指导标准。行业标准包含本行业内的专业标准,具体到每个行业有不师 .作为卓越计划的兼职甚至专职教师。逐步建立起开放的师资队伍, 同的侧重点 .如土木工程更注重制图设计评估 .而化工专业则更侧重采取集中培养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 生产环节中的实际操作。学校应根据办学目标、服务面向、办学优势拟 2 . 4建立配套的理论教学体系定出体现学校人才培养优势和专业特色的学校标准 .具体到每个学校高校应重视工程类课程的应用性和前瞻性 .与企业共同商定课程都应有一套完备的校级甚至院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从人才的品设置的内容 .结合工程建设部门的实际需要 .注意内容宽广性和综合行、能力、知识等多个维度将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成为具体的可实施性 .并能反映当代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发展的最新进展。在教学过程中 可评估的标准,这样才能使培养计划有的放矢。有据可依。 要突出工程师培养模式的专业特色 .加强职业教育 .重视对学生工程 2 . 2校企合作不充分和资源优势没有最大限度的整合及其对策能力 .管理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机会 .让他们尽早接触“卓越计划”创立了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但是部分实际工程 .锻炼各方面能力。毕业论文应强调与工程实践结合,使学生学校的实践安排管理不当 .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时间不够
.加之实践教通过综合训练,了解实际工程设计过程 .掌握常用方法,最终具备完善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相符合 .实习变成了走过场 .实践教学的效果甚的知识结构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方位发展。 微部分企业参与不足。安排给学生的多为参观型实习,很少有让学生 2 . 5建设配套的实习和实验基地真正参与的工程实践,顶岗型和员工型的实践方式则更少。企业拥有建立稳定和成体系的实习基地,加强校内实践教 (下转第 8 8页 )
0引言
※基金项目:此文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研究成果。前者项目编号为 2 O l o J GA 0 3 1。
作者简介:周 ̄0, 9 8 3 -),男,副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的教学和研究。
科技信息 ○本刊重稿○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2013 年 第3期 浅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的问题及对策 周立 张发爱 (桂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摘要: 结合目前各高校实施卓越计划的基本情况,以及作者在参与高校方案 论证和阶段检查过程中所了解的一些共性...
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与建议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关于卓越工程...“非工化 问题突出, 高校青年教师普遍 缺乏工程经历,对工程所涉及的知识了解不...
对实施_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_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_解决方案_计划/解决方案...论证的重点主要看 改革目标和改革措施,重点不在于各参与高校过去做得 如何,当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分析...源,以期能对“卓越计划” 的实施提供参考与对策。 ...这些问题都已成为制约工程教育发展的瓶颈, 阻碍 卓越...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规范的探析_专业资料。“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卓越工程师...
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保障体系_专业资料。”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人才。高校要紧紧把握这一战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林摘 要...专业培养方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从专业培养方 案的...和实施措施, 它 不仅是高校申请参与 卓越计划 的...
国家教育部2010年6月开始实施的卓越 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克服目前工程人才缺乏实践能力的的一个重要措施。 ... 能够不拘一格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卓越工程师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申请与实施林健清华...措施 卓越计划” 五、“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 卓越计划” 六、“卓越...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