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柯》学案
学习重点:《丹柯》的主题;《丹柯》主题的表现途径
一、通过预习,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小说的母题?
2.以《项链》为例,谈一谈小说主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3.是否所有的小说都有主题?
二作者介绍
高尔基(1868.3.28―1936.6.18)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代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其中包括《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三、生字词
泥沼桠枝虬曲黏泥篝火
宿愿龌龊轧轧疙瘩
四、阅读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丹柯是一个的人。
2.概括小说的中心思想。
五、分析小说的主题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画出描写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句子自读,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恶劣?
2. 在丹柯面前,使他苦恼的是人们的抱怨和误解,这是一群怎样的人呢?
3. 要把这样一群人带出森林是一帆风顺的吗?请同学们筛选出从开头到结尾变化过程中人们表现的重要词语。
4.丹柯的结局如何?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五、延伸阅读
比较丹柯和鲁迅笔下的英雄——夏瑜的异同处。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