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环境影响评价习题、试题
一、名词解释5×4分
1.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
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环境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分配,最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物允许的污染排放量。
3.环境质量指数:是指在环境质量研究中,依据某种环境标准,用某种计算方法,求出的简明、概括地描述和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
4.污染源评价:是以判别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目的的评价。污染源评价以污染源调查为基础,是制定区域污染控制规划和污染源治理规划的依据。
5.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等)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无作用剂量)或浓度。
6.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7、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效应。环境影响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达到在开发建设活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目的。
9、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和硬顶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化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