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网 文档下载 文档下载导航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搜索 请输入内容:  
 导航当前位置: 文档下载 > 所有分类 > 农林牧渔 > 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_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_问题及对策

农业类知识产权

22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 Sci Bull 2008,14(23)

识产权的积极性。

2 3 农业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不完善 目前中国对农业知识产权权利人激励不足,主要表现为通过专利制度、品种权制度等使科技人员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不高,对鼓励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作用不大。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对农业技术产权界定不清,农业科技成果产权收益标准比较

低。另外,中国现行的科技成果奖励制度科学性、公开性不够,也影响了产权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

2 4 农业知识产权流动不畅,市场发育不健全 目前中国多数农业知识产权属于职务发明,产权权能过度集中,使得研究者缺乏进行转让和创新的积极性,使科技成果束之高阁,甚至丧失产权;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产权估价系统和农业技术信息网络系统等中介组织,使农业技术产权得不到科学准确的技术经济估价,导致农业技术产权流动不畅,技术效率低。

3 3 促进农业知识产权流动,提高产权效率 建立健全农业知识产权交易运行机制,为农业知识产权流动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评估、咨询服务和监督;建立农业知识产权实施的风险保障机制,提高农业知识产权尤其是农业专利权的转化率。

3 4 建立多元化的创新激励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知识的产权化是对知识作为资产、资源的社会性确认,只有产权化的知识才能够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要素。因此,奖励制度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中,需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多形式的科技奖励制度,来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产权所有人得到应有的回报,减少因产权保护不充分、不及时而造成的损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虽然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相对来说我国农业科技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为明显,这一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人才是关键,人才是创造知识财富的源泉。所以,我们要大胆地借鉴国内外人才开发的经验,加快农业事业单位的改革,加快探索和健全人才资源开发的新机制,尽快建立农业科技和开发经营人才的激励机制。尤其在我国农业生产比较落后的地区,要制定一些更加优惠的政策,使农业科技人才能够安下心来从事农业科技工作,发展农业科技事业,创造出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并在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农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与保护,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衍平,陈会英,胡继连 农业技术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2001(11):11-16

[2]蒋和平,孙炜琳 国外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A]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农业知识产权研讨会论文集[C] 2001 62-72

[3]杨武云 英国及欧盟植物新品种保护介绍 国外作物育种,

1999,l8(4):1-3

[4]蒋和平,孙炜琳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2001(6):12-18

[5]马德华,李加旺,张文珠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与现状 2O02

(1):36-39

[6]刘二宝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WTO[A]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农业知识产权研讨会论文集[C] 2001 14-17

[7]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 植物新品种保护基础知识 北京:蓝天出版社,1999 10

[]王志本 人世后我国农业科技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200(4):47-51

[9]李红曦 荷兰、美国及澳洲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概况 台湾之种苗,2000(1-2):3-11

[10]安守海 农业专利保护初探 中国知识产权报,2002-055-088

[11]石燕泉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展望 农业科技管理,2001(6):1-5

3 加强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及措施

在国际社会范围内,许多农业知识产权从一国输入另一国,促进了输入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并以较快的速度予以传播,变成了人类共同的财富。与此同时也造成一些国与国之间、经济组织之间的摩擦与纠纷不断,有的甚至严重影响了双边经济合作关系。加人WTO后,我国农业面

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努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农业科技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3 1 提高公众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依法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教学单位、种子企业要自觉学习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法律知识,树立知识产权观念,提高维权意识和能力。积极依法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农业知识产权申请的数量和质量。在技术创新及成果交流中,对重要技术信息应尽早按不同密级确定在特定载体中,对技术、产品或品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 2 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 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农业科技企业应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加快建立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把知识产权管理与科技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并贯穿到科技管理的全过程,加强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人员流动、对外交流等各个环节中知识产权管理的衔接、协调和统一。

要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氛围,净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环境。执法部门应当切实加强法律实施工作,严肃查处和惩办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侵权现象的多样化、严重化,仅靠权利人个人的力量维权往往不够,因此,可联合相关权利人组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协会、联盟,以团体的力量来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此外,国家应鼓励成立知识产权调查、取证、诉讼等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服务机构,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得(

上一页第2页

TOP相关主题

  •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 我国农业用水现状
  • 中国农业现状
  • 我国农业现状
  •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
  • 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我要评论

相关文档

站点地图 | 文档上传 | 侵权投诉 | 手机版
新浪认证  诚信网站  绿色网站  可信网站   非经营性网站备案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本站只负责收集和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等其它行为请联系我们.
文档下载 Copyright 2013 doc.xueha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