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8.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9.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这一介绍反映了魏源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
C.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D.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10.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1.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
12. 1909 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13.康有为和孙中山都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杰出代表,但他们在民权主义方面存在着严重分歧,其表现不包括
①建立共和制②建立君主立宪制③否定君主专制统治④实行西方式民主政治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4下图是某同学研读毛泽东某一著作后的整理笔记,该著作是
第 2 页共9 页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