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赏析
一本书,一首歌,一杯茶,一支笔……都可以让人暂时放松一下忙碌的心情。很多时候,人们都处在喧哗的世界中忘记给自己内心世界留下一片宁静。读前人的诗词可以将我们暂时带到一片宁静的时空里,可以让我们的思绪在古代、现代、未来随意穿梭。那么,暂时我的思绪穿梭到那雍容华贵的唐朝,品味一下王维当年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的那首《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简简单单两句话,透露出诗人的悲凉,一个“单”字显现出他独自出塞的孤单,这与诗人当时受朝廷排挤的境况有关,所以他才会被派往边塞巡查。而那句“属国过居延”表现出他出使的路途较远,都到边塞了。我们可以想象的出,一驾马车单薄的行走在去往边塞的路上,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凄凉!所以诗人未免感伤、悲叹自己的仕途。于是便有了“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一行文字。
这两句中诗人以“蓬”“雁”自喻,表达出那种随风飘零,无处可归的情态,此时诗人的心里已经有了忧闷之情,然而留给我们的便是同诗人一样飘零的心情,仿佛那就是我们自己。荒无人烟的边塞,没有问候,没有交谈,只有一路上走过来的风景在脑海中浮现,却又无人诉说。看到那随风飘落的枯蓬和飞向北方的大雁,感慨万千,不知道自己是像枯蓬一样随风而居又或是像大雁那样在适当的时间回到合适的地方,心里会有一些彷徨与惆怅,和对未来的不可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广袤的沙漠的宁静与边塞的凄凉。茫茫沙漠中一片金黄,若有一阵风吹过,我们看到的是一层波浪扑面而来,最开始远远地、厚厚的,渐渐地便觉得这波浪愈来愈薄,愈来愈散,最后化为乌有。但一抬起头,远处又是相似的情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像一个浩瀚的海洋,只不过这海洋是金黄色的。在这里最显眼的还是那直入云霄的烽烟,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里,这烟看了让人心安,说明在那烽烟燃烧的地方也有守卫国家的战士。那缕青烟缓慢的升向天空我们甚至可以看得见它走过的痕迹,最后再高高的空中消散了,傍晚时分这一景象就更是画意十足了。还有那浩浩汤汤的江水上,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有一抹圆,它的余光映射着整条河身,金色的鳞光随风漂流。所以在人们的脑海中便定格了这一唯美画面,沙漠、孤烟、落日、长河……突然间心静了下来,一切都变得寂静,想必诗人看到此景也忘却了他那忧郁之情吧!仕途的不如意,在大自然的壮阔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诗人暂且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暂且给自己一片宁静的世界。
车子依旧在走着“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真正到了边塞,将领都不在,他们都在燕然前线保卫着祖国的山河。仿佛眼前出现了一排排整齐的将士们,喊口号,在习武练兵;又好像是在战场上有两对人马在厮杀的惨烈局面。心里会有一丝悲伤,为的是为国捐躯的人们,他们只能舍小家保大家。想必诗人此刻的报国志更加强烈了。
思绪飘回,几千年后的我们读到王维这首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时想到的最多的还是那茫茫沙漠中的孤烟和长河上圆圆的落日。我们只知道王维当时被排挤,知道他内心忧郁,知道他的孤独之感,我们却没办法将他从困
《使至塞上》赏析附习题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八年级诗歌赏析及练习雄奇瑰丽,意境雄浑——《使至塞上》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 全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使至塞上》赏析及练习_初二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使至塞上》赏析及练习 使至塞上》 (王维)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
《使至塞上》赏析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1、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 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
《使至塞上》赏析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使至塞上》赏析《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使至塞上》赏析 暂无评价
赏析、《使至塞上》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赏析、《使至塞上》赏析《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
《使至塞上》赏析(张燕瑾) 隐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赏析 唐朝前期对于西域地区的有效管辖 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交河故城 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故城遗址 唐朝对于西域广大地区的管理,采用了...
《使至塞上》赏析知识点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使至塞上⒈本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难行程,描绘了边塞奇美壮丽的景象 ⒉从体裁上看是五言律诗,从内容上看...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