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水产养殖
水污染导致鱼类频发肿瘤病
鱼类肿瘤与其它动物的肿瘤一样,是由于各种致癌因素引起细胞极度增生。增生细胞常形成肿块,且具异常结构与功能,代谢和生长能力非常旺盛。与整个机体极不协调而呈现肿瘤病征。此情况在受生活污水、石油化工、农药、印染等废水污染的区域更甚。
鱼类肿瘤病问题国外早有阐述。1950年德国学者Moclen,1957年~1980年美国学者Chelliku、Kileppers、Charlespanadi及1983年英国学者Bucke等皆认为鱼类肿瘤病属水污染恶化引起的病变。它诱发了细胞染色体异常分裂,增生形成肿瘤病,经恶化成癌病。但它是一个可逆的过程,若鱼类具有健康体质,即使存在诱癌物也能阻止或削弱肿瘤病或癌的蛋白质产物的增生。可见,加强饲养管理,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水域条件,也是预防肿瘤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引起鱼类肿瘤病病因很多,但其最主要原因:
一是水域遭受工业废水污染,目前严重的是受石油化工、农药、印染、塑料等,未经完全处理的有害废水,其中常含有高浓度的硝基苯、苯胺、亚硝酸盐、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二溴烷盐、环氧氯烷、聚氯联苯、甘氨酰醛、三氯乙烯、乙烯氨基盐、硫脲、溴化乙烯、苏铁素、二甲氨醛偶氮苯、甲基胆蒽、氧化偶氮甲烷等致癌物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