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是电磁波, 频率在300兆赫到300千兆赫的电磁波(波长1米 - 1毫米),通常是作为信息传递而用于雷达、通讯技术中。
微波加热的特点
1、加热速度快 常规加热如火焰、热风、电热、蒸汽等,都是利用热传导的原理将热量从被加热物外部传入内部,逐步使物体中心温度升高,称之为外部加热。要使中心部位达到所需的温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导热性较差的物体所需的时间就更长。 微波加热是使被加热物本身成为发热体,称之为内部加热方式,不需要热传导的过程,内外同时加热,因此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加热效果。
2、均匀加热 常规加热,为提高加热速度,就需要升高加热温度,容易产生外焦内生现象。微波加热时,物体各部位通常都能均匀渗透电磁波,产生热量,因此均匀性大大改善。
3、节能高效 在微波加热中,微波能只能被加热物体吸收而生热,加热室内的空气与相应的容器都不会发热,所以热效率极高,生产环境也明显改善。
4、易于控制 微波加热的热惯性极小。若配用微机控制,则特别适宜于加热过程加热工艺的自动化控制。
5、低温杀菌、无污染微波能自身不会对食品污染,微波的热效应双重杀菌作用又能在较低的温度下杀死细菌,这就提供了一种能够较多保持食品营养成份的加热杀菌方法。
6、选择性加热 微波对不同性质的物料有不同的作用,这一点对干燥作业有利。因为水分子对微波的吸收最好,所以含水量高的部位,吸收微波功率多于含水量较低的部位这就是选择加热的特点。烘干木材、纸张等产品时,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做到均匀加热和均匀干燥。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物质当温度愈高、吸收性愈好,造成恶性循环,出现局部温度急剧上升造成过干,甚至炭化,对这类物质进行微波加热时,要注意制定合理的加热工艺。
7、安全无害 在微波加热、干燥中,无废水、废气、废物产生,也无辐射遗留物存在,其微波泄漏也确保大大低于国家制定的安全标准,是一种十分安全无害的高新技术。
超声波是声波: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约为20000赫)的声波,称为超声波,或称为超声。 超声波在媒质中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传播规律,与可听声波的规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超声波的波长很短,只有几厘米,甚至千分之几毫米。与可听声波比较,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传播特性——超声波的波长很短,通常的障碍物的尺寸要比超声波的波长大好多倍,因此超声波的衍射本领很差,它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超声波的波长越短,这一特性就越显著。功率特性——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推动空气中的微粒往复振动而对微粒做功。声波功率就是表示声波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相同强度下,声波的频率越高,它所具有的功率就越大。由于超声波频率很高,所以超声波与一般声波相比,它的功率是非常大的。空化作用——当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由于液体微粒的剧烈振动,会在液体内部产生小空洞。这些小空洞迅速胀大和闭合,会使液体微粒之间发生猛烈的撞击作用,从而产生几千到上万个大气压的压强。微粒间这种剧烈的相互作用,会使液体的温度骤然升高,起到了很好的搅拌作用,从而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水和油)发生乳化,并且加速溶质的溶解,加速化学反应。这种由超声波作用在液体中所引起的各种效应称为超声波的空化作用。
超声波和微波辅助萃取技术 超声辅助萃取技术超声的定义及其原理 超声特点 超声辅助萃取系统 超声萃取的应用 其它应用 定义超声波提取就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的机械效应, ...
1、提取原理 (1)机械效应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可以使介质质点在其传播空间内...本文主要综述了超声波提取、 超声波辅助提取以及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等技术 在色素...
超声波萃取的原理超声波提取技术 超声波是指频率为 20 千赫~50 兆赫左右的电磁波,它是一种机械波,需要能量载体—介质 —来进行传播。超声波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着...
超声波协同萃取仪(CW-2000 型,超声波频率为 40 KHz:微波功率从 0~800W 可调, 中山大学与上海新拓微波溶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 其工作原理如图 1 所示...
[目的]比较常规法和微波-超声波提取红芪多糖的差异。[方法]以红芪药材为试材,利用常规法和微波-超声波法提取红芪多糖,通过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比较两种提...
微波超声提取组实验方案 隐藏>> 微波提取组实验方案根据预实验结果和文献检索结果,确定以微波方式、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微波温度为考察指标,通 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
http://www.runlian365.com 『润联网』 登录【润联网】查询价格 电脑微波催化合成萃取仪和微波超声波组合萃取反登录“润联网” 可查找底价 http://www.runlian...
, 2013 水浴提取、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枇杷叶中 熊果酸的比较研究王长春 1, ...根据相似相容原理 , 越有利于提 但当溶度超过 85%后, 其他极性物质的溶出影...
微波与超声波提取杨梅汁多酚类物质的对比研究_专业资料。以杨梅汁为原料,采用微波和超声波对杨梅汁中的多酚类物质提取进行了对比研究,两种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