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网 文档下载 文档下载导航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搜索 请输入内容:  
 导航当前位置: 文档下载 > 所有分类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 高职机电实践综合试题 答案

高职机电实践综合试题 答案

机密▲▲▲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机电专业实践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第Ⅱ卷。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并填在第Ⅱ卷对应的表格内。) 1、一根导体的电阻为R,若将其拉长1倍成一根新导线,其阻值为( ) A.4R B.3R C.2R D.R/2

2、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5A,经过4min,通过该电阻截面的电荷是( ) A.2000C B.1200C C.50C D.20C

3、电源电动势为2V,内电阻是0.1Ω,当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分别是( ) A.0、0 B.20A、0 C. 0、2V D. 20A、2V 4、为使电炉上消耗的功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电源不变),应使( ) A.电压加倍 B. 电阻减半 C.电压减半 D. 电阻加倍 5、三相动力供电线路的电压是380V, 则任意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 ) A. 线电压,有效值是380V B.相电压,有效值是380V C. 相电压,有效值是220V D.线电压,有效值是220V 6、1度电可供220V/40W的灯泡正常发光的小时数为( ) A. 25 B. 40 C. 20 D.45

7、灯A的额定值为220V/40W,灯B的额定值为220V/100W若把它们串联在220V电源上,则出现的结果是( )

A.两灯一样亮 B. 灯A较亮 C. 灯B较亮 D.两灯都被烧坏

8、给内阻为9KΩ、量程为1V的电压表串联电阻后,量程扩大为10V,则串联电阻为( ) A. 90 KΩ B.99 KΩ C. 81 KΩ D.1 KΩ 9、已知两个正弦量i0

1=10sin(314t-90)A,i2=10sin(628t-30)A,则( )

A.i1比i2超前600 B.i1比i2滞后600 C.i1比i2超前900 D.不能判断相位差

机电类专业实践综合试题第1页(共12页)

高职机电实践综合试题 答案

2013-4-21

10、 电力工业中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常采用( )

A.给感性负载串联补偿电容,减小电路电抗 B.给感性负载并联补偿电容 C.提高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 D.降低发电机无功功率 11、如图所示,已知R1=R2=R3=12Ω,则A、B两点间的总电阻应为 ( )

A. 4Ω B. 0Ω C. 18Ω D.36Ω

12、若电路中某元件两端的电压u=10sin(314t+450)V;电流i=5sin(314t+1350)A,则该元件是( )

A.电阻 B. 电容 C.电感 D.无法确定

13、在RL串联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上电压为16V,电感上电压为12V,则总电压U为( )

A.28V B. 4V C. 20V D.1V 14、通常说的家用电器的功率是指( )

A.瞬时功率 B. 视在功率 C.无功功率 D. 有功功率 15、 交流电的周期越长,说明交流电变化得( )

A.越块 B. 不变 C. 越慢 D.不确定 16、一旦发生触电事故,不应该( )

A.直接将触电人拉开 B.用绝缘物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C.切断电源 D.用绝缘手钳将电线切断 17、三相四线制电路中,中线的作用是( )

A.构成电流回路 B. 使不对称负载相电压对称 C. 获得两种电压 D.使电源线电压对称

18、在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按( )连接时,一相负载的改变对其它两相无影响。 ( )

A. 三角形连接 B.星形连接无中线 C. 星形连接有中线 D.无影响

19、某三相负载的额定电压为220V,电源线电压为380V,要想使负载正常工作,则负载应作( )连接。

A. 串联或并联 B. 既可以星形又可以三角形 C. 三角形 D. 星形

机电类专业实践综合试题第2页(共12页)

第1页

TOP相关主题

  • 机电工程综合实践
  • 三年级综合实践测试题
  • 综合实践活动试题
  •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试题
  • 综合实践试题及答案
  • 四年级综合实践测试题
  • 综合实践试题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试题

我要评论

相关文档

站点地图 | 文档上传 | 侵权投诉 | 手机版
新浪认证  诚信网站  绿色网站  可信网站   非经营性网站备案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本站只负责收集和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等其它行为请联系我们.
文档下载 Copyright 2013 doc.xueha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返回顶部